無塵擦拭布怎麼選?從材質、潔淨等級到封邊方式一次搞懂,CYK 喬鎧興業專業介紹無塵擦拭布選購要點與使用環境,協助半導體、生技醫療、精密光電產業降低污染風險。

在選購無塵擦拭布時,許多使用者往往只關注布料厚薄或價格高低,卻忽略了影響潔淨室安全的三大核心因素:材質結構、潔淨等級與封邊方式。這些看似細節的條件,其實正是導致微粒殘留、靜電累積,甚至污染敏感製程的主要原因。

您是否曾遇過以下情境?

  • 擦拭後卻發現表面仍留有微細毛屑

  • 搭配酒精後邊緣化開、掉纖維

  • 實驗或生產設備驗收不合格,追查才發現是擦拭布等級不足

若您的作業場域為 Class 100~1000 的潔淨室、半導體廠、生技醫療廠或具靜電敏感元件的製程,那麼錯誤選型不僅可能影響生產品質,還會導致良率損失與設備污染。

本篇文章將從實務角度出發,一次釐清擦拭布在「材質選擇」、「潔淨等級」與「封邊技術」上的關鍵差異與選購建議,幫助您做出最適合的決策,避免因小失大。

材質選擇的重要性——擦拭效率與潔淨度的基礎

在無塵室環境中,擦拭布的材質直接影響顆粒去除效率與二次污染風險。常見材質包括聚酯纖維(Polyester)超細纖維(Microfiber)與木漿水刺布(Woodpulp Nonwoven),各自適用於不同的潔淨等級與應用場景。

  • 聚酯纖維:低發塵、耐化學性佳,適合 ISO Class 4~6 的精密製程。

  • 超細纖維:纖維直徑更細、擦拭面積大,能有效捕捉微小顆粒與油污,常見於高敏感元件表面清潔。

  • 木漿水刺布:吸水力強、成本較低,適合需要一次性吸附液體的情境,但不適合極高等級的無塵室。

在選型時,除了看「材質本身」的特性,也必須檢視其潔淨度測試數據(如 IEST-RP-CC004.3 的發塵量測試)與化學相容性,確保在清潔過程中不會引入額外污染無塵。

潔淨等級怎麼看?Class 100 vs Class 1000 哪裡不同?

無塵擦拭布的適用環境,通常會依據無塵室的潔淨等級來選擇。常見的兩種分級標準為 ISO 14644-1FED-STD-209E

  • ISO 14644-1:以每立方米空氣中不同粒徑(0.1 μm ~ 5 μm)的粒子數量來分級,等級越低代表空氣中微粒越少,例如 ISO Class 5 的要求比 Class 7 更嚴格。

  • FED-STD-209E(已於 2001 年撤回,但仍常被使用):以每立方英呎空氣中 ≥0.5 μm 的粒子數為依據,例如 Class 100 代表每立方英呎中不超過 100 顆粒子。

對應到擦拭布的使用建議:

  • Class 100(ISO Class 5):適用於半導體晶圓製程、精密光學元件清潔,建議使用低發塵、雷射封邊或超音波封邊的聚酯纖維擦拭布

  • Class 1000(ISO Class 6~7):適合一般電子裝配、生物醫療包裝作業,可採用成本較低但仍具低發塵性的擦拭布,如熱封邊聚酯或木漿混紡布。

選擇擦拭布時,必須確認供應商的產品是否經過對應等級的潔淨度檢測,例如 IEST-RP-CC004.3 的顆粒釋放量(Particle Release)與 NVR(非揮發性殘留物)測試。

封邊方式解析:熱封 vs 雷射封邊 vs 超音波封邊

無塵擦拭布在裁切後,布邊若未經適當處理,纖維容易在使用過程中脫落,成為潛在污染源。因此,封邊方式是影響擦拭布潔淨度與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
  1. 熱封(Hot Knife)

    • 原理:以加熱刀片熔封布邊。

    • 優點:成本低、速度快。

    • 缺點:封邊不夠細緻,長時間或高摩擦使用下仍可能釋出微粒。

    • 適用環境:ISO Class 6~7(Class 1000↑)的一般製程。

  2. 雷射封邊(Laser Sealed)

    • 原理:利用高能量雷射熔封纖維,達到極細緻的邊緣密封。

    • 優點:微粒控制能力最佳,可有效減少邊緣脫屑;封邊平整且一致性高。

    • 缺點:製程成本較高。

    • 適用環境:ISO Class 4~5(Class 10~100)高潔淨製程,如半導體與光學元件清潔。

  3. 超音波封邊(Ultrasonic Sealed)

    • 原理:透過高頻震動產生熱能,將纖維熔合封邊。

    • 優點:封邊效果佳且不產生高溫焦化痕跡,成本低於雷射。

    • 缺點:對部分布料厚度與材質有限制。

    • 適用環境:ISO Class 5~6(Class 100~1000)之間的製程需求。

封邊方式 微粒控制能力 成本 建議應用等級
熱封 ★☆☆ Class 1000 以上
雷射封邊 ★★★ Class 100~10
超音波封邊 ★★☆ Class 100~1000

正確的封邊方式不僅影響擦拭布的潔淨度,也關係到長期使用的可靠性與成品良率。因此在採購前,務必向供應商確認封邊技術與檢測報告,以確保產品符合製程需求。

選擇建議:依需求與風險評估正確挑選

在決定使用哪種無塵擦拭布之前,建議先從製程需求、靜電敏感度與成本效益三方面進行評估,才能確保選型正確、降低潛在風險。

  1. 確認使用環境等級

    • 若製程位於 ISO Class 4~5(Class 10~100),應優先選擇聚酯纖維、雷射封邊或高品質超音波封邊擦拭布,以確保微粒控制達標。

    • ISO Class 6~7(Class 1000↑) 則可採用熱封或木漿混紡擦拭布,兼顧成本與性能。

  2. 評估靜電與化學相容性

    • 處理靜電敏感元件(ESDS)時,需搭配低靜電釋放材料製成的擦拭布,並確保與常用溶劑(如 IPA、去離子水)相容,不會溶解或析出纖維。

  3. 考慮使用頻率與單次耗材成本

    • 高頻率、關鍵製程的清潔作業,建議使用可承受多次折疊與摩擦、不易掉屑的高封邊等級擦拭布。

    • 非關鍵區域可用一次性木漿混紡布以降低成本。

選型邏輯總結

製程等級 → 材質 → 封邊方式 → 成本權衡
高潔淨需求必須優先考慮材質與封邊品質,再進行價格比較,切勿為節省成本而降低潔淨等級,否則可能造成更高的良率損失與維護成本。

CYK 無塵擦拭布特色與規格總覽

CYK 無塵擦拭布採用 100% 長纖聚酯或超細纖維製成,經多重純水清洗與低發塵封邊處理(超音波或雷射),潔淨度表現穩定。產品提供 Class 100、Class 1000 等多種等級,能精準對應不同無塵室需求。雙重封邊技術可有效抑制纖維脫落,降低製程污染風險,同時支援多種尺寸裁切與單片包裝,方便生產線控管與現場配發。

所有產品均於 ISO 5 無塵室環境生產,並通過 IEST-RP-CC004.3 顆粒釋放與 NVR 測試,確保出廠時即符合嚴格標準。穩定的台灣倉庫供貨能快速回應急單需求,縮短交期,讓使用者在關鍵時刻依然有充足耗材可用。

這些特性不僅有助於降低微粒污染與靜電風險,更能提升製程良率,減少耗材更換頻率,進而降低總體使用成本。目前 CYK 無塵擦拭布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、生技醫療與精密光電產業,獲得眾多高規客戶的長期信賴。

© Copyright - 喬鎧興業有限公司
- design by Morcept